老子講的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,讓很多人覺得老子離經背道。本文前半部分就重點討論了這個問題。理解這個觀點后,對我們的生活、公司又有什么幫助呢?這是后半部分的內容。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
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天地之間,其猶橐龠(tuóyuè)乎,
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
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—-《道德經》第五章
「譯文」
天地根本就沒有仁愛,把世間萬物都當成草扎的狗,任其自生自滅。
圣人也沒有仁愛,把所有百姓當成草扎的狗,對其不理不睬。
天地之間,不正像大風箱一樣嗎?
中間是空的,拉動起來,可以發(fā)出無窮無盡的風。
說多了做多了,反而容易無路可走無話可說,不如守住靜虛,順其自然。
不同的《道德經》版本,對于這一章有不同的用詞,最后一句有的寫成“多聞數窮,不如守于中”,也有不同的翻譯,但大體意思差不多,本系列不做學術研究,不究于細節(jié)某個詞的意思。
很多人最開始看這一章,覺得很詫異,“天地不仁”,“圣人不仁”,太違背常理了。我們以前受的教育,天地多仁慈啊,提供我們吃的給我們喝的,圣人就應該一心為別人,圣人是雷鋒的代名詞,是好人的代名詞。為什么老子說,他們都那么殘忍,把老百姓當成早把子狗呢?
老子并沒有錯,老子看到的是本質。天地有自己的法則,天地遵循的是法則,而不是仁愛。無論風調雨順,還是地震火山;無論是生老病死,還是富貴貧窮,都是遵循天地法則。如果天地是父母,那么地上萬事萬物都是她的子女,人、山、水、鳥、豬……哪怕一個石頭都是,父母沒法去偏袒任何一方,只能制定規(guī)則,讓大家在規(guī)則里面游戲。
圣人也是如此,得道的人,已經沒有分別心,對所有的百姓一視同仁。在圣人眼里,沒有好人還是壞人,沒有善良還是丑陋,沒有富貴還是貧窮。老子雖然說圣人把百姓當成芻狗,其實反過來也一樣,圣人把芻狗也當成百姓,因為在圣人眼里,沒有分別。
圣人和天地為什么能這么想?
所有有生命的物體,本質都會走向死亡,只不過有時間有長短而已,青蛙最多能活五六年,狗最多能活20來年,人能最多能活100來歲。《莊子·逍遙游》中的說:
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。”
因為朝菌早上生晚上就死了,不知道月初和月末,寒蟬也就活一個多季度,肯定也不會體會春秋兩季。
人身體內的細胞呢?人體內腸道細胞的生命最多只有兩三天。如果把天地和得道的人想像成我們自己的身體,把百姓當成身體里面的腸道細胞細胞,來看看會看見什么現象。試想有兩個腸道細胞在吵架,一個要走前面一個要走后面,在我們肚子里還打起來了,我們會不會覺得特可笑?還有個只能活兩天的細胞,一直在擔心自己很快就要死亡了,沒過多久,在它提心吊膽的時候,咯嘣就死了!我們會不會覺得它特無知?我們心想,就兩天時間,你還不好好的該吃吃該喝喝,擔心什么呢?還有一些更倒霉的細胞,我們不小心磕破皮了,磕破的地方的細胞就更倒霉了,它剛生出來就死亡了。身體磕破點皮和地球發(fā)生地震火山沒有什么區(qū)別。
從這個角度看,天地和圣人,把百姓視為芻狗,太理所當然了。
我們都不是圣人,但圣人的理念可以借鑒。
我負責淘寶搜索的時候,由于這個業(yè)務對淘寶賣家非常重要,在微博和微信上很多人關注,也很多賣家問我問題,但我很少回答。不是我太冷酷無情,有時我特別想回答,但我覺得不公平。因為有700萬的賣家,我單獨回答任何一個人,都是不公平的,對其他賣家不公平。很多搜索規(guī)則也不太合理,但規(guī)則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,不是針對某個人,不合理的規(guī)則,也就合理了。當識別算法有誤差,只要不是針對某個賣家或者某類賣家,這個算法就是公平的。
我老家在農村,那邊比較窮,家里的親戚朋友也都比較窮。我現在在外工作,每年的收入要比他們高很多,很多親戚會找我借錢。最開始我借了不少,甚至我沒錢的時候,我還會找人借錢然后再借給他們。后來我意識到我錯了。每個人都有自己在社會上應該承擔的責任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,不要輕易去改變別人的軌跡。沒有錢的時候應該是按照沒有錢的方式來生活,而不是借錢了過一些本來不適合他的生活。有些人本來沒有能力做生意,借錢給他做,反而是害了他。我要去幫這些親戚,可以幫他們分析問題,可以幫他們找找事情做,但不應該借錢讓他們去買房子或者做大生意。后來我定了一個原則,只有兩種情況我會借錢給他們,一類是家里小孩子讀書需要錢,另一類是家人治病需要錢,其他的一概不借。
網絡上還有很多人求幫忙的,幫忙介紹某個資源,幫忙轉發(fā)某個微博,幫忙做一些慈善事業(yè),我經常會置之不理。當我拒絕的時候,有人說你不是信佛么?你不是要幫助別人么?我是經常做善事,但不是所有幫助別人就是善事,也不是所有善事我都做,做善事也不是我的責任和義務?,F在做善事,我會根據自己的感覺,如果我當時內心覺得我需要幫,那么我就會去做,也不會考慮回報;如果我當時內心沒有這種感覺,無論多么可憐,我都會置之不理;如果是利益交換,那就另當別論,因為利益交換,符合自然規(guī)律。
天地不仁的理念,對于做公司也很值得借鑒。
現在很多互聯(lián)網的公司,都希望建立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最好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就是大自然,大自然下的大草原是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海洋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一個小池塘也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,就有食物鏈,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,蝦米就吃微生物了。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所有物種,無所謂好和壞,都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一部分。
淘寶是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每天有很多新賣家進入,也有很多老賣家關店;有忠厚老實安份守紀的,也有投機取巧違反規(guī)則的。賣家、買家、第三方TP、淘寶小二、物流、供應商都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一員。哪怕惡意差評師、刷客等人,也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一員,只不過他們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,對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不產生價值,純粹的寄生在其他物種身上。
公司要做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定出簡單而公平的規(guī)則,讓萬事萬物按照規(guī)則而自然運行。現在公司都做不到這種狀態(tài),主要困難有幾點:
什么是簡單而公平規(guī)則?大自然最公平的規(guī)則就是死亡??此茪埧?,但實際是最公平最合理的制度,所有有生命的生物,都會死亡。但怎么樣才會死亡?例如人,交通事故可以導致人死亡,疾病可以導致死亡,自殺可以導致死亡,自然老去也能導致死亡……. 公司要想制定一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機制,就算能找到一個死亡機制,也需要太多外部權力的協(xié)調。畢竟公司不是政府,也不是上帝。
公司要做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自己的員工就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一員,也需要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限制?,F在的公司都不是這樣,制定規(guī)則后,自己就扮演成上帝,但真正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,沒有上帝這個角色,至少是看不見。既得利益者,又有誰愿意放棄自己的權力?又有誰來監(jiān)督制定規(guī)則的人?靠既得利益者的自我進化,幾乎不可能,我們想想現在的政府,也能明白這個道理。
人治還是法治?這個道理很明白,遇到問題是按照規(guī)則執(zhí)行還是由不同的人根據特殊情況來處理?法治導致的問題是教條、死板,跟不上環(huán)境的變化。就像現在很多淘寶客服明明知道有些是惡意差評師的敲詐,但沒有證據,也只能讓賣家承擔責任。如果是人治,又會導致更多的問題。例如腐敗、效率低下、不公平等很多問題。
從這個角度上看,公司想建立一個完善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永遠都不可能實現?,F在公司更多是借鑒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理念,來建立自己的利益王國。當然,借助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理念,有時候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想清楚自己的定位,也能夠幫助發(fā)展自己的業(yè)務。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
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還可以從中體會出“無常”。每一段感情,都是一段過程。 戀人只是這個時間的狀態(tài)下,是你的戀人;父母也只是在這幾十年是你的父母。 無論長或是短,都只是一個狀態(tài)的長短。天地有自己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,我們不應該過于擔心,做好自己能做的,其他的就平淡對待。學習圣人的思考方式,再來觀察周圍的世界,或許能想通很多道理。
我很擔心父母的身體,老人的高血壓、糖尿病很嚴重,而且自己還不注意飲食。眾所周知,如果不控制飲食,糖尿病會越來越嚴重。做子女的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來建議老人,當然也有效果,但不明顯。我以前很焦慮這件事情,因為問題解決不了,現在我逐漸不再焦慮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,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(guī)律,我能做的是做一個子女應該做的事情,結果如何,我無法去操控。
其實,世上所有的焦慮都是多余的。
同樣的道理,我之前很擔心一些親戚的境況,一些朋友的遭遇,以及擔心自己的未來。擔心能解決問題么?我可以做一些事情幫助他們,但不用擔心他們。有一句話,很好的解釋這個道理:
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。